“寻访古城印记​感受和美揭阳”揭阳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第一期)顺利举行
来源:揭阳共青团 发布时间:2025-04-23 11:19 浏览次数:224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的优势,引导少先队员了解古城文化、宣传古城文化,传承古城文化,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4月20日上午,由共青团揭阳市委员会、揭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揭阳市青年摄影协会承办,揭阳市文化文物管理中心协办的“寻访古城印记感受和美揭阳”揭阳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顺利举行,面向全市招募的30名少先队员代表走进揭阳古城,参观了进贤门、揭阳学宫、丁氏光禄公祠、揭阳县人民政府旧址、禁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等,领略揭阳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一站

进贤门城楼

图片

活动首站来到了进贤门城楼。进贤门是揭阳古城的文化符号,在揭阳古八景中被称作“谯楼晓角”,是揭阳古城原有五城门之首,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讲解员从进贤门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美好寓意等方面介绍这座古城楼。少先队员们有序地走过进贤门楼,当了一回小小“贤达之士”。


第二站

揭阳学宫

图片
图片
图片

接着,少先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揭阳学宫和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展览馆。揭阳学宫始建于1140年,具有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鲜明的潮汕古建筑特色,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有“粤东古建筑明珠”美誉。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揭阳学宫之内,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2013年,揭阳学宫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先队员们漫步于揭阳学宫的红墙绿瓦间,沉浸于“书声琅琅出学宫,儒韵悠悠传古今”的文化氛围之中,引导少先队员领略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探访“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追寻红色记忆,体会先辈们的壮志豪情,激发爱国、爱党、爱家乡情怀。


第三站

揭阳县人民政府旧址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后,少先队员走进揭阳县人民政府旧址,参观了红砖楼、考院和中山公园旧址等历史遗存。红砖楼是揭阳行政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物,因全楼皆用红砖砌成,外表也保留了红砖的风貌,故而俗称“红砖楼”。考院原名榕江试舍,是岁科童试场所。中山公园原是县署的后花园,经历代县官的装饰、修缮,颇具园林的样子。

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对揭阳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热情。


第四站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图片
图片

第四站,少先队员走进中山路、思贤路街区,中山路的骑楼式建筑,范围集中,规模壮观,是榕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写照,彰显着揭阳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建筑才华。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少先队员参观了中山路老建筑,领略古建筑的历史风貌,了解揭阳的城市发展史。  


第五站

丁氏光禄公祠

图片
图片
图片

丁氏光禄公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晚清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的旧居。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古老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以及丁日昌的传奇故事,让他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大家深刻体会到,正是有无数像丁日昌这样的先辈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拼搏与奉献,为铸就今天的繁荣与富强奠定了历史基础。


第六站

石狮桥

图片

随后,同学们还探访了石狮桥。行彩桥,是揭阳榕城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亦是揭阳民间一项沿袭已久的传统民俗活动,“摸石狮”更是“行彩桥”民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仪式。少先队员们争先摸石狮,体验传统民俗,许下美好愿望和良好祝愿。


第七站

揭阳县署围墙禁城

图片
图片

禁城位于榕城中山路北侧有一处古城墙,它始建于元代,系揭阳县署围墙;它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禁城;它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一处元代石墙,2012年10月被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少先队员沿着古城墙逶迤而行,只见古榕苍劲的根系如虬爪一般牢牢攀附于石墙之中,墙榕一体,奇特的景观让少先队员们叹为观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寻访古城印记·感受和美揭阳”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让少先队员们近距离触摸古城的文化脉搏,深刻感受揭阳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激发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

让我们期待第二期活动的精彩呈现,相信它将为少先队员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