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革命活动旧址
来源:党史研究科 发布时间:2024-12-12 14:33 浏览次数:2091 【字体:

周恩来革命活动旧址(乌石庵)位于惠来县东陇镇四凤村。

1927年10月初,南昌起义部队在普宁流沙召开军事决策会议后,部队向海陆丰方向转移过程中,与敌激战于普宁池尾的莲花山。周恩来等几个人与部队失散后,在地方党组织和农会负责人的引领下来到距惠来县城十多里的东陇镇四凤村的后吴村,暂住在一户老百姓茅屋中。10月上旬,江西省代主席姜襄及其子姜治方,由林伯渠介绍到惠来找周恩来。姜氏父子乘船离开汕头到惠来神泉港上岸,来到后吴村见到周恩来。为防止暴露,警惕性强的周恩来迅速与随行人员离开住地。随后,病中的周恩来在惠来赤卫队员吴克宜等的护送下来到乌石庵(又名八仙院)歇息治病,准备渡海到神泉图田村,伺机转移至香港。这时,周恩来身患疟疾,四肢无力,行动不便,为不使重要资料遗落暴露身份,命人将携带的文件、印信等埋藏在乌石庵附近山埔的大石旁。在乌石庵期间,庵内僧人依据病情采用土方草药为周恩来治病,赤卫队员精心护理,减轻周恩来病状。周恩来一行到达乌石庵的第二天夜晚,便听到庵外有人大声喊道:"吴克宜快把共产党交出来,不然军队就要开枪了……"原来,这是吴克宜的弟弟有意透露叫他们快走。周恩来发觉情况有变,镇定地看了庵内环境,立即同大家商议,决定翻墙突围。紧急关头,吴克宜等赤卫队员用肩膀顶着周恩来爬上屋顶,紧接着其他几个随行人员都上了屋顶,在夜幕的掩护下,从庵后墙上跳出敌人的包围,顺着山丘离开乌石庵。此后,在惠来县赤卫队员的一路护送下,周恩来等辗转经图田、见龙头、赤岑、浮埔洋、览表等沿海村庄前往陆丰甲子、金厢等地,渡海转赴香港。

乌石庵始建于1875年,坐西北朝东南,为三间两进,面阔12.38米,深16.91米,建筑占地面积220平方米,现保存状况一般。

2011年5月,乌石庵被公布为惠来县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单位。